畢業多年後再回到杜鵑花節顧攤,是什麼感覺?


Posted by ralphhong5465 on 2023-06-30

杜鵑花節是臺大一年一度的盛事,以為期一個週末的「科系+社團博覽會」為重頭戲,在各科系的攤位上,多半是大一或大二面孔,而以畢業多年的系友身分回去跟學弟妹一起顧攤,會是什麼感覺?

為什麼畢業後還跑回去顧攤?

其實在學時期,我也曾經兩度到杜鵑花節顧攤,一次在社團顧、一次在系上顧。還記得當時,雖然自己就是系上成員之一,但被高中生或家長問到「未來出路」等特定問題時,仍難免有些心虛。

而在畢業後,我仍不時會到學校及系上交流版逛逛,正好在科系博覽會前一週,看到學弟妹徵工人的貼文,眼睛為之一亮,感覺抓到一個跟學弟妹交流的大好機會,還能跟來訪的高中生聊聊,怎麼想都覺得超有趣!在私訊負責的學妹後,對方很快便給予回覆,就這樣,我這已經畢業四年半的系友,也成了杜鵑花節的人力之一。

所以用系友身分顧攤是什麼感覺?

如果跟在學時期的顧攤經驗相比,我覺得最大的不同,就是在回答「課程內容」和「未來出路」的時候。

課程內容

雖說以前顧攤時也不是大一,但真要理解系上「每一門」必修課在做什麼,還是得等到全部修完才講得清楚。

以我所就讀的生命科學系而言,必修科目表如下:

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必修科目表(取自臺大生科系官方網站

在介紹系上課程時,我總說「從大二的開始看」,畢竟大一幾乎全自然組科系的必修都一樣。而臺大生科系最神奇的地方在於,雖為自然組科系,大二起每學期必修卻都不超過六學分,而且難度多半不比大一的共同必修高,代表我們有非常大的選課彈性、課業負擔不會太重,這也是我非常愛臺大生科系的地方!想當年有辦法在學期間參加一堆校內外活動,跟系上這麼鬆的必修安排脫不了關係。

但要說大學四年最具代表性的必修,我會說是大四上學期的「生物技術核心實驗」(雖然多數人都會提早修完),每週各會花一整天的時間泡實驗室,從 DNA、RNA 做到蛋白質相關分子生物學實驗,所有生命科學研究相關技術如跑膠、南方墨點法、北方墨點法、西方墨點法(沒有東方墨點法)、新冠疫情期間聲名大噪的「聚合酶鏈鎖反應(PCR)」等通通都會體驗到,算是為未來生技研究的必備技能打基礎,就算之後沒有往生科領域發展,修完這門課,也不枉費自己曾經是三類科系學生了。

未來出路

還記得在學時顧攤若被問到這題「必考題」,回答不外乎就是往學術鑽研、成為一名教授,或者到生技業界當研發人員等,好像只要是這個科系出去,工作就跟實驗室脫不了關係。

然而,只要稍加觀察系上同學、乃至於學長姐及學弟妹畢業後真正的走向,卻很容易發現真正決定出路的不是科系、而是個人造化。

以我們這屆而言,有人在畢業後考取學士後醫學系,正朝著醫生之路邁進;有人在不具備二類相關學歷的背景下,到竹科知名半導體廠擔任製程工程師;有人碩畢後考上航空公司培訓機師,目前在美國受訓中;有人跟其他系的朋友合夥開公司,將不同專業結合,蹦出新的火花與商機;也有人往行銷、法律、藝術等領域發展,留在本科系相關領域持續鑽研的當然也不在少數。

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讀「終身科科」系沒前途才這樣,放眼全校絕大多數科系的畢業生,出路都不會是固定的、也多半不是出社會後就永遠不變的,現在文組畢業生當工程師,或理組畢業生搞商業、法律、藝術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,況且有非常多工作是沒進到該產業就不會知道、甚至當下根本不存在或尚未受到關注的,大學時期的重點不是系上安排了什麼課,而是我們面對新知時如何學習、以及如何建立人際網路。

另外,高三的學測成績跟後來的發展可說是毫無關聯,透過繁星推薦入學的社區高中畢業生,真的不用對自己沒自信,上文中提到畢業後去當醫生跟去竹科的同學,都是就讀社區高中、透過繁星推薦入學的,學士後醫學系跟半導體廠在篩選人員時,應該不會管你升大學是透過什麼管道吧?

生科系跟生技系有什麼不一樣?

這題結合「課程安排」與「未來出路」兩個面向,也算是生科系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,那這兩個系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?

常見的說法是:生科系重理論、生技系重實作。若觀察生技系的必修科目表,可發現較生科系來得紮實些:

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必修科目表(取自臺大生技系官方網站

好了,必修課表與修課規定不一樣,生科系跟生技系的差別,就僅止於此了!

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等到要去找工作或申請研究所,生科系跟生技系的學歷其實是一樣的,不太可能會有公司或教授看履歷或申請資料時,還去查應徵者畢業校系的必修科目表,重點在於應徵者在學期間做了哪些事。

兩系學生要互修彼此的課程多半不會有問題、要互相進對方科系老師的實驗室、要跨推或跨考對方的研究所也都很正常,何況研究所以上還拆得更細,不會有人規定「生科系只能去這些所、生技系只能去那些所」,完全不用被自己的科系侷限。

小結

還記得當初剛上榜「臺大生科系」時,看到無數的文章在唱衰這個科系,還有不認識的網友在公開平臺上勸退我,連學校生物老師都不看好,一度讓當時對生物還算有興趣的我非常惶恐。

然而,到了大學畢業後好一陣子,我逐漸發現科系本身的重要性,遠不如人際關係及學習能力,現在沒有一門專業是不用與其他人合作的,也不太有工作是只會一門專業就可以一路做到退休的,很感謝求學期間參加校內外活動認識的同儕們,讓我有機會滑社群軟體就能看到當初未曾想過的世界。與其埋怨當初選錯科系、學的東西很沒用或出路不佳,不如把握當下開始改變,往自己後來有興趣的領域鑽研,一樣米會養出百樣人、一個科系當然也會有在各領域發展的畢業生(哪怕是最熱門的醫牙電資或看似出路單一的國考、執照科系)。

這是因為新冠疫情、睽違三年再度恢復實體舉辦的杜鵑花節活動,能夠回去跟現在的學弟妹及高中生交流、同時反思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,是非常獨特的體驗。如果各位畢業生有機會的話,不妨也回杜鵑花節(或政大包種茶節、清大紫荊節、成大單車節等各校科系博覽會)一起跟學弟妹顧攤,除了可以喚起一些大學回憶外,也有機會跟更多人碰撞出有趣的火花!何況幫自己畢業的科系顧攤,鐵定比在就業博覽會幫公司顧攤自在許多。

最後,來展示一下強者我學弟設計的明信片,我都不知道拿著它該介紹自己是讀生科系、還是設計系?

生科系學弟設計的明信片,美吧!


#臺灣大學 #杜鵑花節 #生命科學系









Related Posts

[07] JavaScript 入門 - 函式、即刻調用的函式運算式、閉包

[07] JavaScript 入門 - 函式、即刻調用的函式運算式、閉包

D18_第二週作業

D18_第二週作業

【JS幼幼班】Step.03 JavaScript 的基本概念

【JS幼幼班】Step.03 JavaScript 的基本概念


Comments